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科普文化> 文章正文

《黄帝内经》的放腹水疗法

时间:2016-07-02 17:10 浏览:

   腹水症《黄帝内经》称为“鼓胀”、“膨胀”等,后世称为“单腹胀”。关于鼓胀,《黄帝内经》有数篇记载。如《素问·腹中论》中“有病心腹满,旦食则不能暮食,名为鼓胀。”《灵枢·水胀篇》有“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对鼓胀症状,进一步描述:“足胫肿,腹乃大,其水已成矣,以手按其腹,随手而起,如裹水之状,此其候也。”表明腹部膨大如水囊一样,按之不凹陷,随手而起。

  腹水轻微时,可内服中药治疗;如果腹水比较严重,用药无效,而出现气短、呼吸困难等症时,可以采用放腹水的方法。如《灵枢·四时气第十九》及《黄帝内经太素》(下称《太素》)卷二十三杂刺中,有基本相同的记载,今以《太素》为据,进一步阐述其具体方法。《太素》中说:“有风水肤胀,为五十七痏,取皮肤之血,尽取之”,“徒水,先取环谷下三寸,以 针(针)之,已刺而针(筒)之,筒而内之,入而复之,以尽其水,必坚束之,缓则烦悗,束急则安静,间日一刺之,水尽乃止,饮闭药,方刺之时,徒欲之,方饮无(勿)食,方食无(勿)饮,无(勿)食他食,百三十五日。”

  徒水是只有腹水而无四肢浮肿,以示与风水相区别,故此“徒水”可理解为腹水。其前句有“风水肤胀,为五十九刺”的记载,风水,即因风而引起四肢浮肿,后句有徒水之症,其治法是先取环谷下三寸。杨上善注释:“环谷当是脐中也,脐下三寸关元之穴也。”找好关元穴位后,再用 针针之。 针即铍针,如《灵枢·九针十二原》:“铍针,针尖如剑锋,切开皮肤以放大脓。”用铍针切开皮肤后,然后用筒状空心针刺入以放腹水。楼氏《医学纲目》中说:“筒针即针中空窍,如筒出水也。”用空心针反复放水,即所谓“入而复之,以尽其水”。而且欲将腹水放干净,要捆束腹带,如腹带捆得紧则人安静,若腹带捆得不紧则病人烦闷,心中难受。杨上善注曰:“水去则人虚,当坚束令其实。”这是非常合理而科学的方法,符合当前生理要求。因为放腹水时,大量腹水被放出来,腹内压力骤降,原来被压缩的腹腔大小血管的压力锐减,造成腹腔及胃肠各脏器的血管急性扩张。大量的血液回流于腹腔,就会造成心、脑急性缺血,血压下降而出现昏迷现象,这是很危险的。

  在刺法的要求上要“间日一刺”即隔天一次,以便自我调节,那么,究竟放几次为宜呢,只提出“水尽乃止”,即将腹水基本上放净为止。另外,更重要的是放腹水同时要服利水通淋之剂,即“方刺之时,徒饮之,饮通闭药。”张景岳对此解释说:“凡患水病者,小便多不利,既已刺治如前,仍须饮通闭之药,以拔其本。”对于饮通闭之药,中药需用大量渗湿利水,健脾利湿,攻逐水饮之剂,西药也可用利尿之剂。用利水通淋剂时,在服法上应与饮食分开,不可同时服用,即所谓:“方饮无(勿)食,方食无(勿)饮。”张景岳对此说“药食不宜相混,混则难于取效。”即要求不可同时吃其他食物,即易伤脾胃,易生湿热蕴结之食物。一般腹水病人,其病程大约需3~4个月,即“百三十五日”可愈。这是《黄帝内经》放腹水的治疗全过程,今日观之也很实际、很科学,对临床很有指导意义。

  我们放腹水的方法已有改进,一是放腹水的部位即在髂前上棘和脐连线中外1/3处,此处为腹腔空廓处,位置偏低,使腹水易于潴留之处;二是改筒状针为套管空心双层穿刺针,将针刺入腹腔中之后,拔出套管针之针心而留空管,外接留置导管以放水。注意创口清洁,严密消毒,固定穿刺针,以防止划伤腹中脏器。一般多为一次放腹水2000~3000毫升,放腹水时紧束腹带,随着腹水减少而叩紧腹带以防其休克,这与《黄帝内经》记载的放腹水何其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