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科普文化> 文章正文

欲眠不成勿小视 中医疗法来调治

时间:2017-10-24 17:55 浏览:

  失眠是长久以来困扰许多人的健康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加以控制,迁延日久就可能对健康造成危害。中医治疗失眠已有悠久的历史了,并且治疗效果还不错,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些中医治疗失眠的方法吧。

  李中梓提出:“不寐之故,大约有五:一曰气虚,一曰阴虚,一曰痰滞,一曰水停,一曰胃不和。”不寐,中医病名。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常影像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学习和健康。其病为主要在心,涉及肝胆脾胃肾,病性有虚有实,多为情志所伤、饮食不节、劳逸失调、久病体虚等因素引起脏腑机能紊乱,气血失和,阴阳失调,阳不入阴而发病,且虚多实少。治疗以补虚泻实,调整脏腑阴阳为原则。

  失眠的分型

  1、 阴虚火旺型失眠

  多表现为心烦、失眠、入睡困难,同时兼有手足心发热、盗汗、口渴、咽干,或口舌糜烂,舌质红,或仅舌尖红,少苔,脉象细数。

  2、 心脾两虚型失眠

  由于年迈体虚,劳心伤神引起的气虚血亏,表现为多梦易醒,头晕目眩,或兼心悸、心慌神疲、乏力、口淡无味,不思饮食,面色萎黄,舌质淡、舌苔薄白,脉象缓弱。

  3、 肝郁化火型失眠

  多由恼怒烦闷而生,表现为少寐,急躁易怒,不思饮食,口渴喜饮,目赤口苦,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而数,均为热象。

  4、 痰热内扰型失眠

  常由饮食不节,暴饮暴食,食肥生冷或嗜酒成癖,导致胃肠受热,痰热上扰。表现为心烦不寐、胸闷脘痞,往往伴有口苦、头重、目眩,舌质偏红,舌苔黄腻,脉滑数。

  5、 心胆气虚型失眠

  由于突然受惊,或耳闻巨响,目睹异物,或涉险临危,表现为虚烦不得眠,入睡后又易惊醒,终日惕惕,心神不安,胆怯恐惧,遇事易惊,并有心悸、气短、自汗等症状。舌质正常或淡,脉象弦细。

  针灸治疗

  中医治疗失眠首推针灸。针灸取主穴神门、三阴交、本神、安眠、内关。阴虚火旺型取穴加太溪、太冲;心脾两虚型加脾俞、心俞;肝郁化火型加行间、风池;痰热内扰型加丰隆、中皖、印堂、合谷;心胆气虚型加百合、魄户、志室。

  中药治疗

  在配合以上穴位针灸治疗的同时,还可搭配中药服用,这样能够更好的促进身体恢复健康。

  1、 阴虚火旺用黄连阿胶汤。

  用药:黄连12克,黄芩6克,芍药6克,鸡子黄2枚,阿胶9克。上五味,以水1.2升,先煎三物,取600毫升,去滓,入阿胶烊尽,稍冷,入鸡子黄,搅匀,每次温服200毫升。

  2、 心脾两虚用归脾汤。

  用药:党参30克,黄芪18克,当归12克,龙眼肉12克,白术9克,陈皮6克,茯神15克,酸枣仁18克,远志15克。如心血不足者,可加白芍10克,熟地、阿胶珠各12克,以养心血;如不寐较重者,酌加五味子12克,柏子仁15克,有助于养心安神,或加合欢皮12克,夜交藤、龙骨、牡蛎各30克,以镇静安神。

  3、 肝郁化火用解忧汤。

  用药:柴胡12克,木香、郁金、厚朴、当归、茯苓各10克,用水一起煎煮,滤渣,留叶。即可疏肝理气解郁,补肝血,又可醒脾补中,改善失眠。

  4、 痰热内扰用温胆汤。

  半夏(汤洗七次)、竹茹、枳实(麸炒、去瓢)各60克,陈皮90克,甘草(灸)30克,茯苓45克。上锉为散,每服12克,水一盏半,加生姜片五片,大枣一枚,煎七分,去滓,食前服。

  5、 心胆气虚多采用益气镇惊、安神定志的治则,临床上可选用安神定志丸加减。(南涧县中医医院功能科杨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