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顾云湘 陆向荣 上海中医药大学 张红艳 上海市竹园中学 张英膺 上海市浦东新区唐镇小学
以思政课教学目标为基本遵循,中医药文化的融入要符合思政课建设的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在增强文化自信、落实立德树人的基础上,明确各学段具体目标:小学阶段重在启蒙和感受,培育对中医药文化的热爱之情;初中阶段重在认知和认同,加强对中医药文化的了解,培育对中医药文化的自豪感;高中阶段重在理解和感悟,培育对中医药文化的自信心;大学阶段重在自习与探究,培育传承和发展中医药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新时代党和国家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提升立德树人实效的一项重要部署和重大教学改革工程。如何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不同学段的特点梯度性地选择和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是思政课教师面临的核心问题和挑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写进了大中小学思政课国家统编教材中,成为思政课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凸显出教学内容的中国特色。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颗明珠,浓缩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粹,并在我国卫生健康事业中持续不断地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中医药文化为着力点,根据各学段特点,针对性地挖掘教学内容和选用教学方法,将其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堂,以实现思政课高质量发展,落实铸魂育人、增强文化自信的功能。
1、中医药文化融入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基本遵循
思政课一体化的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
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即立德树人,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总目标一致的基础上,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各学段思政课确立阶段目标:小学阶段重在启蒙道德情感、初中阶段重在打牢思想基础、高中阶段重在提升政治素养、大学阶段重在增强使命担当。
以思政课教学目标为基本遵循,中医药文化的融入要符合思政课建设的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在增强文化自信、落实立德树人的基础上,明确各学段具体目标:小学阶段重在启蒙和感受,培育对中医药文化的热爱之情;初中阶段重在认知和认同,加强对中医药文化的了解,培育对中医药文化的自豪感;高中阶段重在理解和感悟,培育对中医药文化的自信心;大学阶段重在自习与探究,培育传承和发展中医药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内容与方法设计的基本原则
为实现从情感、思想、素质到担当的阶梯式递进的一体化目标体系,需要在中医药文化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方面进行层次化的设计。小学阶段的教学内容注重直观,要贴近日常生活,从身边可见的、常见的有关中医药的人、事、物来启蒙,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健康的人格;教学方法倾向于活动体验,以生活指导来了解知识。初中阶段的教学内容注重感性认识,从中医药文化的历史发展过程来认知,增强对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以及对人类的贡献的认识;教学方法倾向于史实和故事的讲解。高中阶段教学内容注重理性认识,从中医药文化的哲学思想以及精神内涵来理解,挖掘哲学智慧,增强文化自信;教学方法倾向于经验和理论的双向互动交流与讨论,深化认识。大学阶段教学内容注重探究和创新,从中医药文化的守正创新中承担弘扬和传播中医药文化的时代使命;教学方法倾向于以学生的学习为主,提升综合能力和高阶思维。
2、中医药文化融入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具体方案
中医药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必须考虑各阶段具体融入的内容以及采用的方法等核心问题,这是一体化建设落细和落实的关键。
内容来源
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选择哪些内容融入各学段思政课教学呢?如《全国中小学中医药文化知识读本》提供了针对中小学生教育的系统的教学资源,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有序地设计了小学版和中学版。小学版由爱上中医药、身体的信号、疾病的起因、健康的秘诀、中医的智慧、有趣的中药等六个单元组成。内容包括医史人物、中医思维、中药常识、养生知识及针灸推拿等中医特色疗法。中学版由走进中医药、趣话中医药、深邃的中医智慧、浩瀚的本草宝库、独特的中医技术、生活里的中医锦囊等六个单元组成。内容包括中医药发展简史、中医古籍、古代医家、中医现代化国际化的发展、诗词节气中的中医药知识、防病治病中的中医药哲学智慧、中医本草的知识、针灸推拿等中医技术、青少年常见病的日常调治等。读本内容丰富、视域广阔,既活泼生动又有一定的思想深度,需要结合中小学思政课教学实际选择相关内容,有机地融入课堂教学中,循序渐进地加强中小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和理解。针对大学生的中医药文化相关书籍,数量众多,如《中医文化学》《中国传统文化与医学》《中国医德史》《中医哲学》《中国医学文化史》《中医学术史》《近代中西医论争史》《百年中医史》等,均具有很强的学理性,可结合大学思政课教学实际,选择相关内容融入课堂教学,加强大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自觉传承和弘扬。
中医药文化融入各学段思政课教学的初步设计
小学阶段的思政课是“道德与法治”。小学时段比较长,可分为低年级、中年级及高年级三个阶段进行中医药文化融入的探索。低年级以一年级为例,在吃饭有讲究、早睡早起等日常健康教学中将五谷为养、顺时养生等中医药相关内容融入教学,通过自己身边的故事、游戏等直观感知的方式,使小学生在日常行为中接触中医药文化,启蒙培养小学生的行为习惯。中年级以三年级为例,在爱护身体、珍惜生命、生命最宝贵等安全成长教学中将中医药探测身体的信号,如望舌生变、察“颜”观“色”以及动以练形、静以养心等健康秘诀融入教学,通过观察自己与他人身体的直观体验方式,使小学生感受中医药文化特有的诊断与养生文化,培养小学生对自身以及他人生命的关注。高年级以五年级为例,在美丽文字、古代科技、传统美德等灿烂文化中将甲骨文里的中医、李时珍与《本草纲目》、屠呦呦与青蒿素、悬壶济世、杏林春暖等中医故事融入教学,通过讲述有趣而又感人的故事,使小学生感受到中医药的魅力,激发其学习榜样的动力,促进其良好思想品德的养成。
初中阶段的思政课是“道德与法治”。小学阶段的思政课教学启蒙了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真挚情感和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到了中学阶段,逐步深化其感性认知。初中分为两个阶段进行融入的探索。六年级(初中预备班),在生命思考的教学中将源远流长的中医药历史、浩若烟海的中医典籍、灿若繁星的古代医家等中医药发展简史融入教学,通过一个个故事串联起来的史实的呈现与讲述,使处于从小学到初中过渡阶段的中学生更为深切地感受及进一步了解中医药文化的全貌,逐步开始打牢因为理解而热爱的思想基础。九年级(初三),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教学中将世界体育健将爱上“中国印”、世界抗疫中的中医药等中医药国际传播融入课程,通过一个个鲜活的真实案例的讲述,拓展初中生视野,于世界舞台中领会中医药文化对构建人类健康共同体的重要地位,提升学生理性认识水平。
高中阶段的思政课是“思想政治”。以必修课“哲学与文化”为例,这门课程一般针对高二年级开设。高中阶段学生认知处于理性认识的发展阶段,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可以考虑在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中将天人合一、未病先防、调和致中、治病求本、三因制宜、辨证施治、医乃仁术等中医哲学智慧融入教学中,通过师生双向的交流、互动与讨论来分析比较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医哲学的关联,启发学生的思维,在发现两者高度契合的关系中,凸显中医药文化内涵的时代性和超越性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中国化品质,进一步增强高中学生的文化自信,促进其道德品质、科学思维和政治素养的养成。
大学阶段的思政课,以四门本科必修课程为例,探索中医药文化融入课堂教学的内容与方式。“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可以将中医药文化中医家的医德思想,如医者的理想信念、责任担当、治学态度,对患者、同道与自然的道德态度和道德实践等内容融入到人生观、坚定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锤炼道德品格等教学中,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与价值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可以考虑将中国近代以来中西医论争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扶持中医与坚持中西医并重的发展历程融入教学,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把中医药学术理论中的元气论、阴阳五行、藏象经络论等融入到世界观、方法论与认识论等教学中,增强大学生对中医药文化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的深刻理解,更要引导学生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为指导,不断提升科学思维能力,推进中医药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着重考虑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在战略部署、治国理政、政策制定、创新发展、对外传播等一系列举措中对中医药事业的重视和支持融入课堂教学中,激励大学生自觉担负起传承和发展中医药文化的伟大时代使命。大学生认知能力处于理性认识阶段,教学方式应注重理论探究性,可以采用教师讲授和学生的自主学习相结合,以自主学习为主,在教师的示范和引导下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在构建知识、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寻求方法、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中,提升其独立思考、批评质疑、协作探究等能力以及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战略思维等高阶思维。通过对大学生理论认知、综合能力和高阶思维的培养,增强其使命担当,并激励在参与和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中践行其时代使命。
3、中医药文化融入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队伍锻造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思政课教师在中医药文化融入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亦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思政课教师要紧紧围绕政治要强、情怀要深、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六大要求,切实提升自身素质,积极推进一体化建设。目前思政课教师队伍在两个问题上,需要加强思考和努力建设。
明确使命任务
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时刻要以立德树人为己任,根据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认知规律以及新时代党和国家对教育发展的要求和期待,充分发挥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推进思政课高质量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各学段思政课教学内容中高度聚焦的一部分,中医药文化是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重要载体。思政课教师应积极主动地把中医药文化贯穿到思政课教育教学全过程,在不断加强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与认同中,进一步树立文化自信。为达成这一目标任务,思政课教师不仅要精于本学段教学,还要明确相邻学段甚至各学段中医药文化融入思政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采用的教学方法等,在有层次、有梯度地推进教学的过程中,为各学段学生提供连续发展的平台,切实提升思政课教学“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整体水平和系统成效。
提升教学能力
一要拓展视野。中医药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教师不仅要对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方式方法、学段衔接环节等方面有较为全面的了解,而且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医药文化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因此,一体化建设要求思政课教师要不断地开拓视野,不断学习,补充和丰富教学资源,只有这样,才能较为精准地把握中医药文化与思政课教学内容有效的结合点以及有机地融入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进而体现教学的循序渐进性。二要学识精深。思政课教师对相邻学段的教学内容要熟悉,对自己承担的学段教学内容则一定要精益求精。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在中医药文化方面可能缺少一定的基础,可以考虑通过自学、培训、邀请中医药文化专家指导以及进课堂等途径,了解和加深对中医药文化教学内容的认知。思政课教师与中医药文化学者专家可共同进行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研学共促,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三要共同协作。一体化建设需要各学段思政课教师以及中医药文化学者专家共同学习探究,构建教学学术共同体。通过专题学习、章节打磨、教学沙龙等多种形式开展集体备课,不仅可明晰不同学段教学的要求和特点,利于教学资源的共享,还能共同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难题,提升整体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
一体化建设是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基本要求,是发挥思政课铸魂育人作用的紧迫任务。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是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中具有重要意义。中医药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现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仍需要长期的、坚持不懈的研究并实践。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之间以及思政课教师与中医药文化专家、学者之间应加强合作与交流,根据学生成长规律、认知规律以及关注点与兴趣,设计与调整教学内容与方式,不断提升思政课的针对性、亲和力和感染力。中医药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还可以尝试把第一课堂延伸到第二课堂,将教学地点转换到中医药博物馆、国医堂、中医医院等多种场所,根据不同学段,进行不同的讲授、展演、体验与实践,在现场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大中小学各层次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认识和理解,理论结合实际,共同推动各学段梯度性的教学目标的实现,进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总体目标。中医药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培养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途径。